“敦和·種子基金”(以下簡稱“種子基金”)為敦和基金會公開招募項目,2014年開始實施;2015年,敦和基金會確立了發展戰略,以“弘揚中華文化 促進人類和諧”為使命,秉持“尊道貴德”的價值觀,資助“國學傳承、慈善文化、公益支持”領域;據此,自2016年起,“種子基金”聚焦文化領域,資助以弘揚和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公益組織與研究機構。
2017年起,“敦和·種子基金”在項目戰略規劃的指導下,更加聚焦于國學傳承領域,并探索出了一套相對成熟和穩定的單個組織篩選和資助流程。截至目前,已有來自14個省市的37家伙伴組織,他們分別用研究、實踐、傳播等豐富多樣的形式開展國學傳承相關活動、項目。2018年,我們開始探索建設“種子基金”共同體,共同體是由“種子基金”項目所資助的各個伙伴組織,及其與“種子基金”項目團隊之間所形成的,通過文化認同凝聚在一起,互相幫助和支持,并共同致力于國學傳承事業的群體。
項目顧問康曉光教授在首屆“種子基金”年會上說道:“希望大家用中國人傳統的思維,把‘種子基金’看成一個家,我們都是其中的一員,大家都齊心協力地建設這個家。這個家未來的繁榮,并不取決于敦和,而是我們的伙伴和朋友。”我們期待與更多使命相契的伙伴相遇,在踐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人類和諧”使命的道路上攜手,以陪伴者、守護者的角色與伙伴們共進。
項目致力于為開展國學傳承的各類社會組織提供資金以及其他配套支持,促進組織個體成長及交流合作,探索國學領域行之有效的機構資助模式,提升國學傳承系統效率,據此“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人類和諧”。
2018“敦和·種子基金”采用全國范圍內的、公開招募的方式開展。
2018年6月6日-2018年7月6日
開展國學傳承的各類社會組織
1.遵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
2.組織有明確文化使命,負責人有文化情懷;
3.至少有兩名穩定成員,并持續開展國學傳承活動兩年以上;
4.提交的申請材料真實、完備。
入選“種子基金”可獲得的支持
資助周期一般為連續3年,每年的資助額度為10萬-30萬之間,最終將根據組織實際情況確定資助額度。
提供國學培訓課程。
提供對政府文化政策以及文化復興現狀、趨勢解讀課程。
根據組織發展過程需要,幫助提升組織管理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籌資能力等。
創造同行或跨界經驗交流、合作機會,搭建互幫互助的平臺。
初評:7月-8月
實地評估:8月-10月
終評:11月
簽約及撥款:12月至次年
常見問題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資助周期是指入選“種子基金”后,組織與敦和基金會簽訂的捐贈協議上明確定義的資助款項的使用周期,資助周期一般為連續三年。
資助周期結束后,“種子基金”的合作伙伴也依然是項目服務對象,項目所提供的非資金支持部分(國學知識培訓、政策解讀、組織發展支持、社會資源拓展)將繼續面向所有“種子基金”的合作伙伴開放。
已入選過 “種子基金”項目的組織無法重復申請此項目。
敦和基金會根據戰略規劃選擇符合我們資助領域的合作伙伴及項目,不限制已入選“種子基金”的組織申請其他項目資助。
“種子基金”終評評委會將由外部專家及敦和基金會理事會代表、秘書處代表構成。
最終數量根據實際評選情況確定,總計在12家左右。
內容上無區別。除上述稱呼外,以往也有以“種子基金”、“種子計劃”來稱呼本項目的。本項目的全稱為“敦和·種子基金“,簡稱為”種子基金“。
1.請仔細閱讀《2018“敦和·種子基金”招募公告》,充分了解公告內容及申請條件。
2.如果貴組織符合申請條件,請至“敦和·種子基金”在線申報頁面http://apply.dunhefoundation.org/長按以下二維碼可直接訪問申報頁面或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種子基金”在線申報系統,報名通道將于2018年7月6日24:00關閉,請申報組織在此時間前完成申報信息填寫,因為填寫內容較多,建議您以PC端進行申報填寫。
3.2018“敦和·種子基金”收到的所有申請信息僅用于內部評審,對外保密。
4.組織一經入選,有義務積極參與“敦和·種子基金”共同體活動,如年會、培訓等。
5.申報系統為首次啟用,如在申報中有疑問,請于申請期間的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時間(9:00-17:30)致電咨詢項目組:0571-87609826,1735711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