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1日,第二屆《春秋》學學術會議在同濟大學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同濟大學經學研究院主辦,旨在深入探討《春秋》學的學術價值及其在當代社會中的重要意義,推動經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同濟,共同交流研究成果,分享學術心得。
在開幕式上,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呂培明教授對敦和基金會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表示人文學科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未來將繼續支持經學研究中心的發展。
敦和基金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院長康曉光教授在致辭中表示,基金會始終致力于為經學研究提供支持,助力學術研究的深入開展。他向與會專家、學者表達了誠摯的敬意,并期待通過此次會議,大家能夠收獲滿滿。康曉光教授還特別感謝了曾亦教授及其團隊,以及同濟大學的校領導、院領導和學校教育基金會,期待經學院未來穩步發展,成為引領中國《春秋》學研究的重要力量。
會議期間,專家學者們圍繞《春秋》學的多個領域進行了深入探討。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謝遐齡指出,經學是研究中華文明的源頭,而《春秋》學在國家治理中具有重要意義。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教授虞萬里梳理了前人觀點,探討了《公羊》本與熹平石經《嚴氏春秋》本的不同。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趙生群對《左傳》???、注釋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左傳》文辭古奧,雖經歷代注家詮釋,但仍有許多不明之處。
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辦,為《春秋》學研究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也為推動經學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