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月,敦和基金會與浙江財經大學社會工作專業開展深度合作,在《家庭社會工作》課程中創新性地引入兩場真實個案研討會,將專業社會工作實務直接帶入高校課堂,開啟了一次極具開創性的教學實踐。
舜益社工資深督導夏雁秋現場授課
3月31日,在浙江財經大學的課堂上,第一場研討會拉開帷幕。在浙江財經大學社工系謝寒老師的組織下,舜益社工的資深督導夏雁秋攜手敦和基金會項目負責人方卓青,采用 “案例導入-實務研討-系統思考” 的三段式結構,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研討活動。研討會上,夏雁秋首先用一張家譜圖向同學們梳理了服務對象的基本情況,從個人經歷、家庭關系、社會事件等展示了一位困難流動女性的目前處境以及多元訴求,并引導同學們思考服務如何發現事實與如何應對遇到的問題。方卓青結合個案情況,指出諸如此類跨地域流動家庭的復雜需求,單靠社工單線服務難以解決,必須構建"前臺發現-中臺服務-后臺支持"的三級聯動體系,需要形成不同資源、不同利益相關方的連接橋梁,建立資源流通網絡。真實案例的引入點燃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不僅鞏固了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更在與實務工作者的互動中拓寬了視野,收獲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紫薇原點的專業社會工作者唐逍授課現場
5月19日,紫薇原點的專業社會工作者唐逍進入教學課堂,以“家庭重構與系統支持:高敏感兒童的多維介入”為主題進行的家庭社會工作實務案例分享。唐逍通過梳理服務兒童的時間脈絡線,令同學們了解了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發生事件對其心理及行為模式的影響,從而對后續行為產生進行合理化解釋。此外,唐逍還從“個體-家庭-社會環境”三維度展示了兒童的現處困境,引導同學們積極思考社會工作者在實務過程中如何針對兒童的問題進行多維介入。課堂上,同學們踴躍發言,從家庭關系的維持、功能的完善、整體結構的關注等多角度進行探討。通過此次教學,同學們進一步加深了對家庭社會工作實務的理解,同時關注到社會工作者在服務過程中的角色重要性。
兩場研討會的開展獲得了浙江財經大學社工系師生的高度認可。學生通過與社區實務工作者深入交流家庭動力學、支持網絡及兒童發展等問題,實現了理論與實務的有機結合。課程將真實個案首次引入高校家庭社會工作課堂,打破傳統理論教學局限,通過精心設計的課堂結構和不同類型個案對比,幫助學生構建起完整而系統的專業視野,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場實務與理論的融合探索具有創新性意義。通過將項目實務引入課堂這一創舉,基金會推動了社工教育模式創新,打造出“以項目帶教學、以實務促理論”的創新模式,為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探索了新路徑。敦和基金會在此次合作中充分發揮牽線搭橋的作用,不僅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支持,更深度參與課程設計全過程,發揮社會組織的專業判斷力,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基金會通過協調整合多方專業資源,構建起“基金會+高校+社會組織”的三方協同育人模式,在推動社會工作教學模式創新的同時,為構建專業化的人才培養機制貢獻重要力量。